赛场作业本与进球欢呼:淮安小球迷的 双线作战
9 月 7 日傍晚的淮安市体育中心体育场,暮色刚为绿茵场镀上金边,看台上的喧嚣已如潮水般涌来。10 岁的小球迷毛豆趴在冰凉的塑料座椅上,笔尖在数学练习册上飞快游走,蓝色校服后背沾着几片没拍干净的薯片碎屑。身后球迷讨论战术的声音、场边热身球员的呐喊声、远处卖荧光棒的叫卖声交织成背景音,而他面前摊开的作业本上,"应用题" 三个字正被笔尖戳出浅浅的凹痕。
"还有两道题!" 毛豆突然抬头望向场内,淮安队 32 号球员吴雨成正带着球掠过边线,看台上瞬间爆发出欢呼。他慌忙低下头继续演算,橡皮在纸上蹭出毛茸茸的白痕,直到邻座大叔举着手机对准他时,才不好意思地把作业本往怀里收了收。这场苏超联赛第 11 轮的焦点战,淮安队最终 3:1 战胜泰州队延续主场不败纪录,但看台上这个边补作业边看球的小身影,意外成了比进球更暖的风景。
毛豆的妈妈王女士坐在旁边,手里攥着没开封的文具袋。"早上六点就爬起来写作业,说写完才能来。" 她笑着摇头,眼角却藏着温柔,"他从去年开始追淮安队,知道今天吴雨成要上场,上周就把赛程表贴在书桌前了。" 这个在学校足球课上总被教练夸 "跑位灵" 的男孩,书包侧袋里还装着印着淮安队徽的加油棒,笔袋上则贴着 "作业优先" 的卡通贴纸。当第 38 分钟吴雨成打入第二球时,毛豆条件反射地蹦起来欢呼,坐下才发现铅笔尖断了,急得直吐舌头。
milan米兰,米兰官网,米兰官方网站,米兰官网登录入口,米兰网站网址,www.milan.com这样的场景在淮安并不罕见。作为江苏省校园足球布局重点城市,这里每年有超过 500 名像毛豆这样的小球员活跃在各级赛场。就在三个月前,2025 年淮安市小学生足球精英联赛开幕时,不少家长同样带着作业本陪孩子参赛。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的足球教练李海龙对此深有感触:"我们常跟家长说,会管理时间的孩子才能踢好球。" 这所培养出 11 名现役苏超球员的学校,正推行 "足球课堂 + 文化辅导" 的双线模式,让像吴雨成这样的球员既能在赛场完成 "帽子戏法",也能在课堂保持优异成绩。
赛场广播播报替补名单时,毛豆终于写完最后一道题,他把作业本折好塞进书包,掏出加油棒用力挥舞。看台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有穿校服的学生、带孩子的父母,还有白发苍苍的老者。王女士说,为了让毛豆兼顾作业和兴趣,他们一起制定了 "赛后复盘笔记" 计划 —— 把每场比赛的进球战术写成观察日记,既满足了孩子的表达欲,也锻炼了写作能力。这种 "弹性安排" 的教育方式,与教育专家倡导的 "兴趣驱动学习" 理念不谋而合。
当终场哨声响起,淮安队球员向看台鞠躬致谢时,毛豆突然拽着妈妈的衣角说:"下次要提前三天写完作业。" 远处的球员通道里,刚完成绝杀的吴雨成正背着双肩包走向球队大巴,背包侧面露出半本物理练习册。看台上的欢呼与灯下的笔尖,在这个秋夜奇妙地融合在一起,就像这座城市的足球故事里,永远不缺热爱与坚持的双重注脚。正如那位陪读妈妈所说:"教育从来不是选择题,而是让孩子学会在热爱与责任间找到平衡的艺术。"

发表评论